阿里领投穹彻智能 具身智能赛道再添巨头布局

近日,上海穹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穹彻智能”)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,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,多位老股东追投。据悉,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、具身应用落地和行业生态拓展。

自2023年底成立以来,穹彻智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融资节奏。根据公开信息,该公司自2024年3月起已连续完成5轮融资,其中包括多轮亿元级别的融资规模。

两年获5笔融资,斯坦福背景团队携手打造具身智能独角兽

从团队构成来看,兼具产业经验与学术背景的复合型团队,已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初创企业的常见配置。这一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配置,在穹彻智能的核心团队中亦有体现。

其中,穹彻智能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王世全,1988年出生于汕头,2008年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高班学习。其后赴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在仿生与灵巧操作实验室及人工智能实验室,师从机器人领域专家MarkCutkosky和OussamaKhatib教授。

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卢策吾,早年毕业于汕头林百欣中学。2006年至2013年间,其先后在重庆邮电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完成本科、硕士及博士阶段的学习,随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两年后,他又奔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继续博士后研究,师从“AI教母”李飞飞。

2016年,王世全与卢策吾携手创立非夕科技。六年后,该公司成长为独角兽企业。2023年,穹彻智能由非夕科技孵化而出,使两为创始人再度进入投资人的视野。

穹彻智能首轮天使轮融资,发生于2024年3月27日,具体金额未披露;随后,同年9月完成数亿人民币Pre-A轮融资,由Prosperity7Ventures和广发信德领投,创新工场、奇缘创坛等机构参与投资;12月5日,穹彻智能再次获得数亿人民币Pre-A+轮融资,获得老股东Prosperity7Ventures、小苗朗程、红杉中国等机构看好。

时间步入2025年4月,穹彻智能再次完成Pre-A++轮数亿人民币融资,投资方包括Prosperity7Ventures、清科创投、嘉御资本、盛宇投资、红杉中国等机构;最近一轮融则是在10月17日完成,阿里巴巴集团参与了本轮投资,具体金额未公开披露。

此外,近年来穹彻智能持续深耕具身智能技术领域,快速迭代自研的实体世界大模型和“以力为中心”的具身智能大模型,并于今年推出了穹彻具身大脑升级版产品NoematrixBrain2.0。

截止目前,穹彻智能已与零售、家居领域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,将进一步推进软硬件一体化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批量交付。

大厂卡位布局,看好具身智能赛道

锦秋基金合伙人臧天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判断,“我们测算下来,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大概在1万台,更多应用在科研场景,2027年有望到10万台。”

松延动力CFO韩深任也曾公开表示,2023年大家主要是看Demo、看原型机,只要原型机能动起来,就能比较好地拿到融资;到2024年,投资人会从看Demo转向实用的逻辑;而到了2025年,更多开始关注量产。

随着具身智能逐步从技术研发迈向商业化量产,其显现出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的战略目光。阿里巴巴此次投资穹彻智能,不过是互联网大厂在具身智能领域卡位布局的冰山一角。

京东在三个月内便接连投资了帕西尼、智元机器人、千寻智能、逐际动力等6家具身智能公司。同时还拿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“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”席位,并发布“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”,宣布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元资源。

腾讯方面,今年以来也已投资智元机器人、宇树科技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,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(钛螺丝);美团入局机器人领域则更早,2010年以来已投资超过10家机器人和具身智能企业。

面对今年以来具身智能市场的快速发展,天风证券分析认为,随着具身智能技术逐渐走向落地,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本与技术力量正迅速聚拢,而上市公司则在纷纷锚定自身优势,在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卡位。

总的来说,阿里投资穹彻智能的融资案例,可以说是当前具身智能领域融资环境的一个缩影。随着大批互联网巨头的入局,以及政策支持与资本持续投入,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的进程正在加快,行业已从“技术探索”阶段迈入“价值兑现”的关键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