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瑞风云A9L, 提车3个月, 用车体验小结之选车篇

大家好,我是嘉梁,我的这台奇瑞风云A9L,已经提车三个月了,是时候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提到,再到用车的全程了,咱们先从提车开始聊起。

【为什么选择奇瑞风云A9L】

众所周知,工作职业原因,作为汽车媒体的我是不缺车的,而且很多熟悉我的老粉都知道,嘉梁喜欢买大越野车,但是日常代步,还是需要一款更经济省油,灵活好开的轿车,更好开,更实惠。

而且作为家里的第N辆代步车,我希望它不用太贵,但是日常开惯了各种“高端”试驾车的我,又希望这台车不能落伍,智能配置,智能驾驶辅助,也一定要跟上时代潮流。

那么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就是“15万预算,我该如何选择?”

咱们首先细数一下,15万这个价位,你能够买到什么插电式混动轿车,

首先,和大家一样,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亚迪的秦L DM-i这台车我曾经做过深度试驾,产品力符合价位,尤其9万多的起售价,也很适合成为创业利器,但嘉梁可是个追求个性的性格,马路上太多的秦L,的确有点视觉疲劳,而且即便秦L顶配车型,纯电续航和性能,再到空间豪华度,的确和奇瑞风云A9L相比,差了一大截,最关键我后来也咨询了一下保险费用,风云A9L在全国车友口中,保险都是出了名的便宜,感谢奇瑞在车辆主被动安全,以及维护维修成本方面做的突出贡献,才让保险公司经过评估后,给到了如此漂亮的价格。

而聊到奇瑞风云A9L这款车型,抛开价格层面不说,他的真正的直接竞品车型,我想应该是比亚迪汉,汉L,再或者海外品牌奔驰E,宝马5系,再或者奥迪A6L。真的能和“5,6,E”去比吗,我想通过我这段时间的使用,可以给出肯定明确的答复,产品力方面是可以的,咱们可以之后,做一个单独的长篇对比内容,再和大家分别从技术,配置,用车体验来逐一论证我的结论。

回到我的选车历程,比亚迪汉最便宜的目前北京地区,首购终端优惠完16万上下,汉L目前优惠很少,最低配20.98万元。

我的风云A9L超长续航尊贵版,购置价15.29万元,我算是最早一批购入的,感觉还有聊价空间,所以想要购车的小伙伴一定努努力。这个价格要比前两者都要便宜,且还不是风云A9L的最顶配版本,但是综合配置,已经完胜前两者。

首先电池能量与续航方面,风云A9L,全系标配33.68度液冷电池,CLTC续航260km,这里不单单是续航更长的优势,而且还有两个技术点,其一,奇瑞采用了液冷电池技术,相较于比亚迪直冷,液冷长期使用稳定性更好,温度均衡,且全气候适应能力更出色,对电池寿命更加友好。与此同时,其二技术点在于,风云A9L具备90kW快充功率,汉为40kW,汉L为64kW,充电效率更快。

而在油和电动力分配布局方面,风云A9L搭载156马力1.5T发动机,和217马力前驱电机油电比例基本上为4.1:5.9,而比亚迪汉L和汉为相同动力总成,油电占比基本上为3.6/6.4。

也就说明,“理工男”著称的奇瑞汽车,他很懂得,发动机在插混车型中同样很重要,即便亏电工况,依旧能够提供更为出色且稳定的动力输出。

再来看底盘悬架系统,一般15万这个价位车型,都使用麦弗逊前悬架,汉也同样不例外,但是风云A9L,采用了更下成本的前铝合金一体铸造双叉臂悬架,后高阶五连杆独立悬架,高配四驱版车型,甚至还具备CDC可变阻尼减震器,可以一定程度调节悬架软硬。

的确,得益于这套悬架的使用,让我的这台风云A9L,底盘操控极限很高,即便是高速过弯,出入闸道,也很难有传统麦弗逊悬架那种侧倾的感受,整车即便高速行驶,都如同“贴地飞行”一般,操控灵活敏捷。

即便风云A9L,作为一款车长5018mm,轴距3米整的中大型轿车,开起来依旧身轻如燕。

再来看智能配置,先来说智能驾驶辅助,奇瑞风云A9L配备了猎鹰智能驾驶辅助系,是一套视觉为主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,支持高速NOA驾驶辅助功能,开启方式是需要开启导航之后,驶入城际快速路或者高速路之后,根据车辆提示,开启即可,除了传统的自适应巡航外,还可以主动出入匝道,规避大型车辆,再或者主动超越慢车,对比我之前测试过一些同类型辅助驾驶,风云A9L的超车判断相当的果断,动作干脆迅速。用起来更有信心。

同时也是具备记忆泊车和多种车位泊车辅助功能。尤其面对一些并没有划线的地面,还可以使用自定义泊车功能,根据你选择的“停车框”来进行自动辅助泊车。

除了智能驾驶辅助,再就是智能座舱,一般这个价位车型,配置比较好的都是高通骁龙8155,而风云A9L全系标配高通骁龙8255芯片,算力更强,后期拓展能力更好。还具备50W手机无线充电,前排双层玻璃,

而且前排座椅均具备通风加热,以及主驾驶座椅按摩功能,当然更高配车型,副驾驶还可以选配女皇副驾座椅,可以一键“零重力”躺平,更加舒适。

3米轴距,后排空间非常宽敞,而且配备了分段式天幕,受制于配置原因,我的这款就是手动遮阳帘,更高配车型,则是电动遮阳帘。

安全性方面,也是我个人非常关注的,因为嘉梁有一档节目叫“解读中保研碰撞测试”,看多了汽车安全案例,就更关注自家购车的安全性,风云A9L,全车高强度铝钢占比达到了88%,热成型钢占比23%,像A柱,纵梁,一体式门环等关键部位采用了高达2000MPa的热成型钢,行业内普遍为1500MPa。我也查阅了汉的材料信息,高强度铝钢约为80% ,其中关键性结构为1300MPa热成型钢,对比来看,还是奇瑞风云A9L更有诚意。

总结来说,还得回归到我的购车预算,裸车15万多,加上较便宜的保险,以及新能源汽车今年依旧享受的免购置税政策,这样算下来,风云A9L,可以说是目前,能够花最少的费用,就能体验到比友商品牌20多万车,还要出色的空间,配置,以及性能操控体验。没有什么理由不选它了。

当然,如果你的预算充足,还想要更出色的四驱性能,还有像前六活塞制动卡钳,电动升降尾翼,以及主动悬架,双电机加速4.9s,还可以选择顶配指导价20.79万的四驱高能巅峰版,首购也是直接降一万,叠加置换等等更划算一些,毕竟20万内找不到第二辆能够兼顾同样出色底盘性能的插混轿车。